/Public/pc/img/logo.png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20)丨不同类型学科学会发展篇:近五年全国学会不同类型学科学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1-12-06     信息出处:黑龙江省通信学会     信息作者:黑龙江省通信学会

为全面总结和客观展示近五年来中国科协全国学会改革发展总体态势,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编辑出版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20)》。在此,我们分章节对该书概要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解近五年来全国学会组织建设、业务活动和改革发展总体态势的窗口。本期聚焦第8章节的主要内容,基础类学会、工程技术类学会、农科类学会和医科类学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概述。


不同类型学科学会发展状况


  一、基础类学会发展状况


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中,基础类学会主要包括理科学会的大部分和农科、医科学会中的基础性学科学会,本研究选择当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分类体系中的44个理科学会(未含国际组织)。


1.党建引领学会发展政治方向


所有基础类学会均已设立党组织,各学会党组织党员人数差异较大。大部分基础类学会均对学会党建工作的落地有活动抓手,每年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实现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2.学术活动促进学会国际化发展


(1)学术交流活动日趋活跃


多数基础类学会建立了学术年会机制。44家学会在2015—2019年组织国内学术会议分别为672、788、698、695和752场,参加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为258446人次,比2015年增长了63.56%。


(2)主办期刊质量高


基础类学会主办期刊在相关领域内一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影响因子也保持了较高水平。2019年基础类学会主办科技期刊209种,比2015年减少了15种,但质量有所提高。


(3)人才培养和举荐形成稳定机制


2016—2019年全国基础类学会向省部级(含)以上科技奖项、人才计划(工程)举荐人才数分别为205人、215人、165人、169人。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呈现较为明显的创新发展趋势,打造精品培训品牌,提高培训的专业性、权威性。


(4)科技奖励成为政府科技奖项的有益补充


2015—2019年全国基础类学会表彰奖励科技工作者共6830人次,其中女性科技工作者1553人次,占比22.74%,40岁以下科技工作者4234人次,占比61.99%。


3.科普服务覆盖广泛


2019年全国基础类学会有科普专职人员119人,比2016年增加了82人,增长率为221.62%;2019年全国基础类学会有科普兼职人员2305人,比2016年增加了1367人,增长率为145.74%。2016年基础类学会举办科普宣讲活动4270次,其中开展科技咨询2247项。


4.智库支撑彰显本领


(1)开展科技咨询


2016—2019年基础类学科共开展科技评估174项,且逐年增加,2019年开展科技评估66项,比2016年增长了153.85%。


(2)积极建言献策


活动频次更加密集,2019年基础类学会举办决策咨询活动38次,组织参与立法咨询4次,提供决策咨询报告61篇。


5.组织建设日臻完善


(1)内部治理


近年来,多家学会成立监事会,用以监督理事会工作,做到民主办会,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44家基础类学会中的39家成立了监事会,占比88.64%,学会治理结构日趋完善。


(2)会员发展与服务


44家学会个人会员总数2015年为862602人,2019年为971046人,年增长率为66.01%。


(3)分支机构建设


44个学会的分支机构总数,2015年为899个,2019年为1204个,与各学科学会分支机构发展趋势较为接近。


(4)经营状况


44个学会总资产由2015年的8.01亿元增长为2019年的12.19亿元;平均每个学会资产由1819.81万元增长至2770.64万元,年均增长率10.45%。基础类学会平均年收入1227万元,也大幅低于全国学会4129万元的平均水平,突出反映了基础类学会经营能力相比工程类、农医类学会的显著不足。



二、工程技术类学会发展状况


目前,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数量为78个,在中国科协主管的210个全国学会中占比37.14%。


(一) 党组织建设与运行


78家工程技术类学会中的77家都建立了党组织,绝大部分学会的理事会都按照科协要求设立功能型党委。


(二)学术建设与人才发展


1. 打造高端学术活动品牌


(1)以大型综合性学术年会为核心的交流机制逐步建立。


(2)学术会议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3)学术会议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


2.国际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1)国际组织参与程度不断加深


2019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加入国际民间科技组织315个,相比2015年增长了1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代表中国(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了11个重要的国际组织。


(2)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多样化


2019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接待境外专家学者共6273人,相比2015年增长44.77%;参加境外科技活动人数达到5521人,相比2015年增长30.74%。


3.科技期刊影响力逐年提升


(1)期刊质量和国内影响力逐步增强


2018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主办科协期刊351种,中文学术期刊251种,技术期刊138种,英文学术期刊44种,科普期刊28种;相比2015年,中文学术期刊和英文学术期刊分别增加了34.22%和62.96%。


4.学科发展研究引领前瞻


(1)学科发展研究呈现常态化。全国学会从学科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将学科发展研究常态化。


(2)成果战略引领作用明显。强化以“学科和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引领体系,突出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5.人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1)科技奖励激励人才成长。自主设奖日趋成熟,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


(2)人才举荐凝聚优秀人才。2019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向省部级(含)以上科技奖项、人才计划(工程)举荐人才数量共425人,其中推荐省部级(含)以上科技奖项数量237项;表彰奖励科技工作者17763人次,其中4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9011人次,女性科技工作者3563人次。


(3)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加大。调动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提高青年科技工作者推动行业发展的参与感、成就感。


(4)继续教育和技术水平评价助力人才培养。2019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班共632次,培训人数达到86900人次。


6.优化学术生态环境


2019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达到153场,比2015年增加了2.06倍。受众人数由2015年的7223人增长到2019年的23083人,增加了2.20倍。宣讲专家数量由2015年的116人,增长到2018年的1353人,增加了10.66倍。


(三)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和“双创”服务活动


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参与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科技工作者2016年仅为2927人次,2019年达到102302人次,是2016年的34.95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开展也快速推进,2019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819次,是2016年的2.45倍,其中举办双创竞赛、论坛、展览等创新活动351次,开展双创咨询、教育、培训等创新活动342次。


2.创新科技经济融合服务模式


全国学会形成了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共建、技术咨询、会议展览推介、人才联合培养等工作模式。


3.深入一线助力地方发展和精准扶贫


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推广、结对帮扶、定点扶贫、对口援助等方式,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扶贫对象实施精准扶贫,助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4.群策群力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


发动专家科学战疫,发声发力组织应急科普,正确引导民众防控疫情,主动建言献策助力行业产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


(四)专业服务能力提升


1.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平稳发展


全国学会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推荐资格的数量稳步增长,推荐采纳率不断提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公路学会等可以直接提名参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第三方科技评估与成果评价服务逐步拓展


2019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从事科技评估1572项,相比2015年增加了34.94%。


3.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成效明显


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团体标准2016年研制数量仅为185项,2018年研制数量达到341项,增加了84.32%。


(五)科学普及


1.科普基础条件不断加强


2019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的科普专职人员达到193人,兼职人员2768人,注册科普志愿者5536人;2018年从业人员普遍为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其中专职人员273人,兼职人员1915人。


2.科普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


举办各类科普讲座、院士专家科普报告会、科技竞赛、 科技培训、专题展览、青少年科普夏令营、公益宣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科普活动。


3.科普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在建立学会科普品牌的同时,引导建设众创、众筹、众包、众扶、分享的科普生态,提高科协系统科普工作的影响力,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打造“中国好设计”科普品牌。


4. 新媒体科普不断涌现


积极采用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技术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文化,如中国公路学会着力实施“互联网+公路科普”计划。


(六)智库建设


1.提高服务科学决策能力


2018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提供决策咨询报告仅有96篇,2019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决策咨询报告数量达到353篇。


2.推动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建设


2018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发布智库品牌报告39份。


(七)组织建设与管理


1.完善学会内部治理


(1)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明显增强。截至2020年1月底,78家工程技术类学会中,52家学会设置了监事会或监事,占比达到66.67%。


(2)学会运行制度不断健全。建立务实高效、位阶有序的会议制度,制定科学明确的议事规则,确保工作依章依规开展。


2.强化会员管理与服务


(1)会员管理服务的工作基础更加扎实。2018年,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团体 会员数量34496个,个人会员达到151.32万人。其中,高级(资深)会员为12.68万人,女性会员为23.48万人,学生会员为13.65万人。


(2)会员发展渠道多样化。有的通过学会秘书处直接发展,有的通过分支机构发展,也有通过地方学会发展,也有的是以上几种渠道并存。


(3)会员服务手段逐步专业精准。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专业水平会员的各种需求,对会员进行分类和动态管理。


3. 加强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


(1)支撑单位多元化,机构建设独立化。


(2)工作人员专职化有序推进学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专职化。全国工程技术类学会2019年社会聘用人员为958人,与从业人员的占比达到51.51%,相比2015年从业人数增长了56.28%。


(3)学会推进办事机构的实体化建设,扩大无挂靠学会的试点工作。


(4)办公用房、经费保障等方面普遍有所改善。


(5)普遍制定了办事机构的工作制度和运行规则,按规定设置专职岗位,为依法依规办事提供必要保障。


4.细化分支机构管理


普遍建立了其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制定了考评机制,规范分支机构开展活动,多数学会已对分支机构的财务和公章实施 统一管理。一些学会对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采取警告、更换支撑单位或撤销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分支机构的活力。


5.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


中国水利学会的手机APP“学会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建立会员管理与服务、宣传、办公等8个信息化平台。


三、农科类学会发展现状



中国科协所属农科类学会共16家。


1.党建引领学会改革发展


一是成立功能型党委把握方向。二是党建工作与学会改革融合发展。三是将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2.科技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发展


(1)重视学术交流品牌建设


各农科类全国学会基本形成了定期举办学术年会机制,举办学术会议数量,基本保持在每年300场次以上,国内学术会议参会人数来从2015年的74176人增长到2019年的97597人,高端学术会议也从2016年的33场次提高到2018年的66场次。


(2)着力开展行业发展研究


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学科发展报告等研究工作,已成为引领学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的标志性品牌。


(3)打造一流期刊


2018年,农科全国学会主办51种科技期刊,其中中文学术期刊41种,英文学术期刊9种,全年发布论文10050 篇,其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729篇。


(4)致力国际交流合作紧跟发展潮流与趋势


2019年,16家农科类全国学会中,11个学会加入了43个国际民间科技组织。其中中国园艺学会参加了多达10个国际组织,63位国内专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任职。


3. 组织学科表彰奖励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活力


(1)设立科技奖励项目


2018年,农科学会设立24项科技奖励,表彰3206名科技工作者,其中809名女性工作者得到表彰奖励,1090名40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得到表彰奖励;2019年农科学会表彰奖励了3779名科技工作者,其中女性工作者930名,40岁以下工作者1781名。


(2)致力人才举荐


2019年全国农科类学会向省部级(含)以上科技奖项、人才计划(工程)举荐了273名科技人才,其中向省部级(含)以上科技奖项推荐项目为46项。


4.发挥学科优势服务行业与社会


(1)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2)搭建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2019年农科类学会组织开展了750场次推进创新创业活动。


(3)开展团体标准研制工作。2018年农科类全国学会累计开展19项技术标准和8项团体标准研制。


(4)依托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5.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2019年,农科类学会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45个,科技志愿者人数达3895人。累计举办科普宣讲活动878场次,其中专家科普报告会172场次,专题展览46场次,科技咨询534场次,科普日、科普周活动74场次,青少年科普活动106场次,科普活动受众人数达到1036.93万人,主办科技网站13个,浏览人数达159万余人;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19个,关注人数达14.63万。举办878场次科普宣讲活动,受众人数达到1036.93万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991场次,7.5万余人通过培训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507项先进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


6.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2019年,全国农科类学会举办决策咨询活动394场次,组织参与立法咨询12场次,提供决策咨询报告80篇,其中15篇报告获得上级领导批示;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议30篇,其中8篇获得上级领导批示。



四、分医科类学会发展状况


我国科协所属医科类全国学会共有28家。4家学会被评定为5A级,6家学会被评定为4A级。


1.搭建学术平台,努力引领科技发展


形成以大型综合学术会议为主体、小型学科前沿和精准定位会议为补充的“大型、小型和精准”兼容的学术会议布局。


(1)会议频次规模稳中有升


2015—2019年间,每年全国医科学会召开国内学术会议的数量不低于900场,平均每个学会每年召开35场学术会议以上。在会议规模方面,医科学会学术会议的人数稳步增长。医科学会2015年学术会议总参会人数为473521人次,2019年则达到770140人次,较2015年增长62.64%。


(2)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一会一品牌”的效应逐步显现。


(3)国际化程度曲折发展


2015年,科协所属医科学会境内国际学术会议举办数量为127次,参会论文数量12125件;2019年,境内国际学术会议举办数量为72次,参会论文数量22563件,会均论文数比2015和2018年均大幅增长。


3.开展继续教育,服务医科人才需求


2019年,我国国家级医科学会共举办继续教育培训活动810场,平均每个学会举办28.93场,参与培训人数272304 人,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4.发挥学科特长,承担科技社团社会责任


(1)深入基层,助力脱贫。在2020年中国科协表彰的为决胜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的组织中,受表彰的19家“优秀扶贫学会”中有7家为医科学会。


(2)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16家医科学会被中国科协评选为“优秀抗疫学会”。


5.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2019年,中国科协所属医科学会共进行科普宣讲47966次,举办专题展览2329次,宣讲活动受众人数559926418人。


6.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团组织力


医科学会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做到依法依章开展活动,运行更加规范;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逐渐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决策的统一机制,理事会规模与学会工作体量相适应,内部治理不断完善;办事机构实行秘书长聘任制,逐步实现实体化、职业化和年轻化的组织运作。



视频小程序,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联系学会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15号 邮政编码:150001
咨询受理电话 0451-53005529
黑龙江省通信学会 版权所有 黑公网安备23010302001459 黑ICP备20000967号-1